角膜裂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浅谈圆锥角膜 [复制链接]

1#

圆锥角膜

圆锥角膜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炎症性角膜扩张,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陡变薄、角膜似锥状前凸、视物变形为特征表现的眼病。

常造成不规则近视或散光,晚期会出现水肿,甚至形成瘢痕,视力进行性下降。多于青春期发病,且多为双侧,但可先后发生,程度也不一,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。

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,多数医生学者认为它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

圆锥角膜发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,病人多主诉眼干、易疲劳,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近视和高度不规则散光,多数患者有频繁换镜史。

中晚期患者可出现角膜后弹力层破裂,引发急性基质水肿,此时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。水肿可在4个月内吸收,但多数会留下瘢痕。

早期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发现,常见的表现有:

1.角膜中央曲率高于正常,通常大于47D;

2.角膜中央下方和上方3mm处屈光力相差大于3D;

3.不对称指数大于1,规则指数大于0.8。

圆锥角膜患者很难通过框架眼镜矫正到良好的视力,RGP是比较好的矫治手段。

最新研究认为,RGP只能提升矫正视力,提高视觉及生活质量,并没有控制圆锥发展的作用。如果想要控制圆锥发展,需要进行角膜交联术。而交联术的目的是使角膜变强韧,阻止角膜进一步扩张,却不能提高视力,术后仍需配戴RGP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。

对于晚期重度圆锥患者,可考虑角膜移植手术进行治疗。

来源:医院视光中心权威国际眼视光及眼科光学中文杂志《焦点FOCUS》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