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膜裂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民间传说这样能让宝宝变漂亮专家却这么 [复制链接]

1#

“宝宝刚出生几天,婆婆就要吧宝宝的眉毛、头发全剃光,说是风俗,以后长出来的更好?我真的好担心,宝宝皮肤那么嫩,万一伤着怎么办?”

“老公的姥姥老看孩子,说让经常给孩子拉拉耳朵、捏捏鼻子,这样宝宝耳朵大有福气,鼻子挺好看。我怎么就不信呢!但是有是老人的好心,不好拒绝的太明显。”

相信还有不少家庭坚持着类似的风俗习惯,据说能让宝宝以后变得更漂亮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年轻的妈妈们注意啦!今天就给你解开这些民间传说的秘密!

1、捏捏鼻梁子能使鼻子变高边梃

这种做法不仅是几岁的儿童做甚至有些家长对新生儿也采取捏鼻子、捏鼻梁的方法,希望以后能长成个高鼻梁。

专家观点:能决定鼻梁高低的不是外力,是上颌骨与鼻骨外凸的程度也就是传说中的天生,与外力给予的刺激无关。这种错误的做法甚至会损害孩子的健康。虽然处于生长阶段的孩子,骨骼尚有一定的可塑性,但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实,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。由于孩子鼻腔黏膜娇嫩,血管丰富,如果过于用力捏鼻,会损伤其鼻黏膜、血管,造成病原体入侵。

2、剪睫毛会使新生的睫毛变长

浓密的长睫毛是妈妈们的所爱,尤其是生了女儿的妈妈。而实际上,刚出生的新生儿或者小婴儿的眼睫毛并没有很长很浓密,有的甚至没有眼睫毛。有人就听信了这个说法并付诸实践,用剪掉睫毛再长出来的会更长更浓密。

专家观点:睫毛不是为美丽而生的,它像卫士一样保护在眼睑四周,起到屏蔽灰尘、遮挡强光等作用。人体毛发的长短和疏密主要和遗传有关系,如果父母的眼睫毛短,那么通过“剪睫毛”的物理刺激来促使孩子的睫毛变长变密是难以实现的。

温馨提示:给宝宝修剪睫毛,会带来不少危害,比如拿着剪刀靠近宝宝眼睛,很容易误伤到宝宝。因为剪掉的是睫毛的末梢部分,而剩下的根部则相对粗硬,这些睫毛如果刺激到眼睛,很容易增加感染眼部疾病的几率。新长出来的睫毛会刺激到宝宝的眼球、结膜和角膜,会让新生儿产生怕光、流泪、眼睑痉挛等异常症状,严重者会继发眼部感染。 

3、刮掉眉毛能使眉毛浓黑

这个其实和剪眼睫毛是一样的,都是想通过剪掉原来的希望能刺激到毛发的生长,自认为新生长出来的会更浓、更粗、更黑。

专家观点:新生儿的毛发比如头发、眉毛、睫毛有的比较稀疏、颜色发黄、质地柔软。首先是有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;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,和身体营养的丰富,会自然得到改善。很多妈妈觉得孩子的眉毛长得太慢、太少,其实大多数孩子的眉毛要到2岁左右才有型。一般婴儿的眉毛新陈代谢的周期为3-6个月时间,与刮不刮没有太大关系。

温馨提示:孩子的皮肤十分娇嫩,刮眉毛时,稍有不慎就会被刮破。如果伤口处被细菌感染而溃烂、结疤,就有可能不再长眉毛了,还会在脸上留下疤痕。如果不慎将眉毛根部刮伤,还可能会改变毛囊的位置与形态,形成难看的“倒挂眉”,所以妈妈们一定不要轻易尝试。

4、剃胎儿头发新生头发长得更好更多

与前两者一样,想通过去除旧的“憋”出新的,刺激新的长得更好。而且剃胎发在很多地方成为一种习俗。在新生儿出生第12天或者满月的时候一定要将胎儿的胎发剃掉。

专家观点:新生儿头发的更新周围为3-4个月就会自然脱落,即使不剃头,旧的自然会掉。孩子的头发状况除了和先天遗传有关之外,和孕期母体的营养以及后天营养有很大关系,不是靠剃头发就能轻易改善的。

温馨提示:夏天给宝宝理发,可以预防长痱子,不过要注意头顶的防晒。提醒不要给宝宝刮光头,这样很容易损伤毛囊,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。

5、经常捋耳朵是耳廓更圆润

人们常说:大耳朵的孩子有福气。为了让宝宝看起来有一对大耳朵,很多长辈在新生儿出生后经经常捋耳朵,想靠这种做法让宝宝耳朵更舒展、刺激耳朵长得更大更圆润。

专家观点:这种靠外力改变宝宝耳朵形状的做法根本没有作用。新生儿由于在妈妈肚子里时空间狭小,加上出生后睡姿的影响,耳朵总是邹巴巴没有舒展开的样子。但是随着宝宝渐渐发育,耳朵会越长越有型。而耳朵的形状多收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饮食、运动等因素影响。

温馨提示:耳朵上有很多重要穴位,平时轻轻地为孩子捋耳朵,能起一定的按摩作用。但不可用力过猛或者长时间按摩。

6、新生儿睡硬枕头可以让头型更圆

很多地方都有给宝宝睡头型的习俗,就是在宝宝出生1-2个月内,通过改变睡姿等方法,让他睡出一个比较好的头型,这是一个比较老的传统。很多父母想让孩子睡个圆润的头型,但是方法确实错误的。睡书或者硬枕头不仅不能让头型更圆,反而会睡出扁平的头型。

专家观点:新生儿颅骨脚软,卤门和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,如果总把宝宝固定成一个睡姿,长时间谁在硬枕头上,很容易就出现颅骨变形的情况睡出个扁平头型,或者一侧脸大一侧脸小。

温馨提示:如何纠正宝宝睡偏头?

A.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后果,应该变换睡姿。比如每隔一两天,就让他从左侧卧改为右侧卧,然后再改为左侧仰或侧卧。注意一定在宝宝能舒适睡眠的前提下,进行睡姿更换。

B.做一些颈部抚触按摩,以缓解其颈部的压力。一般宝宝头偏向哪边,就按摩哪边的肌肉,比如头习惯偏向右,就给其右颈部按摩等。

C.如果宝宝和妈妈一起睡,那么一定要注意不要总睡在宝宝的一边,而是经常更换,以免宝宝总向着一个方向侧睡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